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十四五”及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在于构建坚实的自主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1994年第一所获得开展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算起才30年。民办高校恢复发展历史不长,筹资渠道有限,办学同质化严重,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总体处于高等教育的中下游。民办高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要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发展环境、条件变化,加强整体协调和系统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着力破解发展瓶颈,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改革、建设、管理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一、新阶段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
1.国家法规政策演变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1998年,《高等教育法》首次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各类社会力量获得了平等的办学机会,政府可以采取补贴、基金奖励、土地优惠等措施支持非营利民办学校发展。
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强调非营利民办学校可以接受社会捐赠,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学校。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首次对民办高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013年、2016年、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三次修订,从法律层面破解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扶持政策、平等地位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立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法律依据,明确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进一步保障举办者权益,进一步完善国家扶持政策,明确了差别化扶持政策和国家鼓励方向,进一步健全民办学校治理机制。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021年,国务院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加强民办学校党的领导,强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系统规定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义务,以及审批设立等各环节的要求,明确了民办学校举办的鼓励与限制规范;进一步完善了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新增了保障教职工待遇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强调和细化了对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平等对待,规范和支持民办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完善了民办学校收费和管理机制,健全了民办学校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使用规则;着力构建符合民办教育特点的监管体系,以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删除了“合理回报”相关条款,强调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首次提出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近几年的政策法规演变表明,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由以往单纯的鼓励支持转向规范管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上不再一味追求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数量,而是更关注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专”和“精”。至此,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出现了历史性变化。
2.民办高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根据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院校名单(港澳台除外),我国共有799所民办高校,占具有全日制招生资格高校2820所的28%以上。按办学层次可分两大类:
民办专科高职院校375所,其中民办性质的高职高专372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3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4%左右。相较于公办高职高专,民办高职高专的学费普遍较高,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学校生存处境比较困难。
民办本科高校424所,其中民办性质本科高校413所(普通民办本科院校227所、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164所、民办职业本科大学22所)、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合作的本科以上学历办学机构11所,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1275所的33%左右。少数发展较早质量较高的民办本科高校追求更高质量发展。期望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原则上应是已获得学士学位授权8 年以上,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不超过17:1;近5年,师均每年科研经费理工科院校不低于4万元、文科(含财经类)院校不低于1万元;具有支撑硕士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实验室、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拥有充足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等。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吉林外国语大学、西京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北京城市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全国首批5所民办高校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目前,全国只有5所民办高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吉林外国语大学成为全国第1所民办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吉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A类);2021年,西京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等3所民办高校第2批获批;2022年,三亚学院第3批获批。2024年,北京城市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天津仁爱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6所民办高校获得所在省(市)推荐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一方面,民办高校需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增强竞争力。民办高校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公办高校相比,整体实力仍有差距。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师的引进、培养等工作。另一方面,民办高校需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增强国际影响力。我国民办高校起步晚、底子薄、国际竞争力弱,与国外民办高校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国的民办高校必须进行充分的学习、改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民办高校应抓好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期
民办高校发展形势与整个高等教育存量和增量的变化走势密切关联。从存量变化分析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路径;从增量变化分析民办高校发展的空间、增长点。
从存量看,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763.19万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系。我国无疑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不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核心竞争力,我国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实施教育强国战略,高等教育具有龙头地位。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看,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半期先后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据统计,美、英、德、法等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比均超过70%,而我国2021年比例只有24.9%,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存量和历史积累不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专业化劳动力占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支撑比较薄弱。超大规模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可能还需要10年以上持续不断累积发展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到那时,基于超大规模高等教育发展起来的中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强国。保持现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刚性需要,与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增量是高等教育发展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首次步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已达到60.2%,短短四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幅度较大,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在2022年首次跌破1 000万人的基础上,总人口比上年末又减少208万人。另一方面,每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达到85%以上,有的省市甚至超过90%。毛入学率包括了所有各年龄段在学的高等教育人口,它并不是一个反映生源状况的指标。据相关数据推测,我国高等教育净入学率在50%左右。实行中考普职分流后,约一半学生进入了职业教育轨道。只要职普分流制度松动,就能为高等教育释放数以百万计的生源。出生人口数减少肯定会影响高等教育生源,但它具有滞后性。比如,2020年出生的人口要到到18岁左右即2038年前后才上大学。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推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长的最高值将在2033年出现,2033年是人口增长曲线的拐点。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刚性需求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增长期。
从发达国家经验可知,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不只是为了满足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尤其是普及化高等教育,在满足适龄人口就学需要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满足非适龄人口的就学需要。普及化高等教育还需要满足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口。可见,我国超大规模人口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至少还有10年规模增长的黄金期,也可称之为“战略机遇窗口期”。对于成长中的民办高校而言,抓住十分宝贵的战略机遇窗口期,高质量发展是明智之举。
二、我国新发展格局有力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面对国际新形势,我国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民办高校需要紧跟国家新发展格局要求,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以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高质量突出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办学的公益属性,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脉搏,遵循教育现代化理念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着眼点,把追求发展的利益转变为追求发展的质量,切实履行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转化、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职能,综合全局发展、历史文化、国际视野等多方因素,树立“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的新观念,坚持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建立独特的办学品牌,利用品牌效应解决民办高校办学同质化的问题。民办高校既要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同类型学校的竞争,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国家政策和市场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挑战,占领发展制高点。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锚定一个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减少盲目、功利性问题的出现。
2.高质量完善治理体系
民办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内部治理体系中保障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和监督的权力。只有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全面把握国家政策战略。这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永葆生机的根本保障。要保障校长独立行政、依法治校的权力,严格限制举办者干预办学和管理的行为,构建“举办者—校长—党委书记”三方权力制衡的格局。要充分发挥教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听取和吸收多方意见,真正形成“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党委监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系。建立实施董事会、校长、党委会、领导班子的责任清单制度,增强管理约束力,全面梳理学校各级各类领导小组,厘清权责边界。同时,还要明确校内各级管理单位责任清单,强化依责考核和明责问效,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动学校信息互通共享,为师生提供便利。
3.高质量加大办学投入
民办高校要吸引多方资金,确保办学的长期稳定性。扩大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是完善办学条件的前提,包括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成立教育基金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要求,民办高校要基于办学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遵循公平、合法的原则,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合理分配使用办学资金,不仅要重视教学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还要加强对教学科研基地、实验设备的投入,尽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更加有效覆盖教学、科研、办公、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优质的办学空间。
4.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转化
畅通国内大循环,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引领高端高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需要科技实力护航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民办高等教育要紧跟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加快创新转化。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民办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始终坚持“四为”方针,全方位服务国家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把“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作为争创一流的重要评价依据,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人才和团队缺乏,学科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不够等问题,民办高等学校应当从自身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通过自主布局科学研究、加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评价制度、健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制度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合作等举措,集中培育一批创新研究基地和科研团队,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5.高质量开展对外开放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理念为民办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民办高等教育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谋划对外开放,以更高的智慧、更主动的姿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开放的目标要更加清晰,以互利共赢为核、提升质量为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民办高等教育要在国际合作竞争中形成新优势,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质量,从供给侧的大量投入转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扩大开放。民办高校要同世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对外交流制度,发展留学生教育,要加强与国际高校和企业间的学习交流,学习国际高水平高校的办学经验,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打造教育国际化的新生态。重视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探索适应多元教育体制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三、新阶段民办高校要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民办高等教育“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提质”是民办高校要深度思考的问题,面对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民办高校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格局。
1.回归教育公益属性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回归公益属性,民办高校应当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推动力量。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处于首要位置,不能丢开公平谈效率,更不能为了效率而伤及公平。民办高校应当平衡好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加强监管,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治校,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内部“三位一体”监督机制,让民办高校始终在规范、健康发展轨道上运行,真正实现民办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一“教育公益性”的最大公约数。
2.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民办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源头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统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穿民办高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民办高等教育回归初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方法上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培养高质量人才,关键在于建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民办高校应当坚持以模式创新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和地方产业结构,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当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破师资“瓶颈”,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和增强科研实力,以“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为原则,统筹规划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实现学科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
4.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找准定位和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内部运行的高效性、对外部环境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好建强应用型大学水平。必须坚持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集中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应当强化服务和合作意识,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方向,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意识,主动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四新”建设;加强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切实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5.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着民办高校自身健康长远发展。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健全各类制度,继续完善各项章程建设、制度体系、工作流程,健全治理结构、严守质量底线、加强依法治校,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提升发展效能。应当完善管理,积极探索“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模式,以专家治校为重点,激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内部治理、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内部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民办高校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更新理念,秉承“多元分权”“统筹协调”“共治共享”等现代化治理理念,通过建设高质量内部治理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四、转型发展的民办高校需大力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中,有一部分学校正处在从强基固本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这些学校已经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少数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与公办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极少数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极个别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高等学校(如,西湖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转型发展的民办高校,应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的生命线,需大力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设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内在结构合理性与外在功能有效性的综合体现,也是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标志。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构建起与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规模、结构、效益相协调,创新、协调、开放相匹配的现代化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效度、人民群众满意度等达到更高水平。
一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坚持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匹配,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四新”建设为引领,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强化校内外协同联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实现学科专业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设立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特别注重提高工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比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专业交叉融合,丰富学科专业类型。
加强新设学科专业与现有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同类学科专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调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实施错位发展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入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监控评估机制。
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数字化。坚持问题导向、应用为王、创新驱动、安全发展,积极推进民办高校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
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将数字化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加快构建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校园数字化环境;建设智慧教育基础支撑平台,形成教育数字化应用部署和大数据汇聚应用支撑能力,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交流合作的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推进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一站式”数字社区建设,实现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校。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数字化教育教学支撑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紧贴产业数字化变革,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数字化职业能力。
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建设教师管理服务平台,全过程伴随式记录教师入职、交流轮岗、培养培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教学业绩、奖励惩罚等情况,为教师成长各环节提供精准服务;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依托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教师开展常态化网络教研活动。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提升教育治理数字化水平,建设教育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现代教育评价体系。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完善政校企协同,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政府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政策制度和营商环境。企业转变观念,不计较眼前的得失,立足长远,主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民办高校提高服务意识,立足地方实际,助力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行业企业,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民办高校积极与企业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围绕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统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结合区域集聚优势产业,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专业学科和地方产业结构的深度融合。面向行业企业需求,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矩阵,加大实践环节比重,通过“项目式” “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校企双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民办高校为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场所和师资,企业则需要提供专业设备、项目市场以及技术专家团队资源等,高校和企业在实训基地上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让学生课程实践环节的开展更加贴近产业现实。建立校企双向互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实训平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选派行业专家和高校安排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校企合作开发实践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校企双方应结合地方产业情况及专业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需求融入到教学全过程,构建出校企协同参与、校内外结合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加快建设校企协同的现代产业学院。为更好地凝练学科专业特色,产出标志性成果,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民办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整合相关学科专业优势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保障机制等,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协同,探索建设一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服务企业、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培育。实施“一院一式”,鼓励各学院结合本单位学科专业实际,加快推进“引企入教”,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落实协同育人机制。
2. 建设高水平应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
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优势,科学定位,培植特色,推进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加强高水平应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结构、效益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自身实际,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台基地,培养汇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又以市场为导向,承担大批横向科研项目,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一是夯实应用科技创新工作基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研究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通过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联系,加强与公办高校、社会科研机构等紧密结合,增强科研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设立创新基金,支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逐步加大对科研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每年要从学校自筹经费中划出专款培育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应用科研发展战略研究。深化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科研管理与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鼓励前沿、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支持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承担各种科研任务,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二是加强应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根据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整合和新建重点实验室,推动与公办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切实落实开放共享措施,提高投入效益。
加强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和建设一批工程中心,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软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开展研究,积聚研究人才。
三是全面提升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扩大科研经费来源,开展学校科研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孵化、培植项目,发挥高层次人才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优势争取获批国家、省部级项目和产出高水平成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大横向项目“放管服”,全面提高横向课题的数量与质量,深度融合协同开展科学研究。
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教师队伍体系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民办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待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一是建好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在改善教师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营造有利于教师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鼓励支持高校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研修;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融合,校企双向奔赴,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是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选拔聘用入口关,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从国内外行业企业、专业组织等吸引优秀人才力度。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聘用应用型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条件;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向优势特色、新型学科专业倾斜。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确定评审办法,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规范遴选聘用程序,明确兼职教师的标准、责任、权利和工作要求。贯彻《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落实经费保障、服务保障、政策保障,积极做好教育部鼓励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实施工作,以课程教学、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指导为主,短期授课、远程教育、同步课堂、学术讲座(报告)等为辅,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指导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探索推行“导师制”,由高素质银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发挥师承效应,形成学科和专业梯队,打造“银龄智库”。
三是切实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法律地位和同等权利。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建立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薪酬制度,健全完善民办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合理确定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承担重要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完善教师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
四是优化民办高校教师引育体系。引进与培养并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进行实时调整,积极引进优秀教师,改善师资结构,加大对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博士的聘请力度。完善优秀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建设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严格聘后管理,强化对合同履行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