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其中,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武汉学院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是提升武汉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提升武汉学院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外国语学院应该做哪些改革?《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课程建设如何加强和推广?这些问题均需要通过调研和讨论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此,外国语学院于6月12日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如何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国际跨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主席、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金立贤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系承担《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和商务英语系2021级本科生参会。活动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陈金平教授主持。
金立贤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加深国际交流的客观需求出发,从国际化到全球化,再到全球本土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核心素养。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而跨文化交流正是促进国际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手段。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将决定国与国之间相处的效果。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代表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并与其他国家的人民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和平,并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金立贤系统介绍了跨文化学习、全球学习、学习文化等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理解不同的学习文化和工作文化,以帮助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她指出,通过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学习外语和文化知识、建立跨文化的友谊、参与国际学术和文化活动、关注国际新闻和阅读国际化书籍、培养非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寻求帮助和持续学习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陈金平在会前向金立贤教授介绍了武汉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开设范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也介绍了这门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以及在授课过程中的困难。金立贤建议,为了增强武汉学院全校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外国语学院需要在全校学生中开设这门课,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与资源、评估与反馈以及全校范围内推广与普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和实施。她特别指出,要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并且组织国际文化节、国际论坛、国际学生交流会等活动,营造全校范围内的国际化氛围。
现场同学积极互动。“当代大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哪些可以运用的场景?”针对英语2101班邓赟晴提出的这个问题,金立贤谈到,中国幅员辽阔,即使来自不同省份或者地区的人际交往,本质上都存在跨文化交流,在脑海中提前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刻板印象就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准确掌握一门外语是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和手段。
参加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个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我们立志成为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外语人才,需要进一步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方法,为个人发展赢得优势。

此次研讨会,为外国语学院改革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以提升全校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增强国际视野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新方法。
嘉宾简介
金立贤教授曾在英国高校工作23年,现任国际跨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主席、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并担任数个SSCI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和编审。她曾任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英语语言学院院长,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语言学和跨文化学习首席教授,在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领导国际科研团队,开展语言学、跨文化交流和质性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超过40项国际或国家资助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学术书籍及文章200余篇/本;在超过250场国际或国家级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主席,金立贤教授在跨文化交流和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